来自宋学文的唯一笔记
佛说幻象,佛说执着
佛说幻象,佛说执着

佛说幻象,佛说执着

我的一位做投资的朋友学习佛法后,有一天和我说:“我学佛越学越困惑,佛法说人生不过是场幻象,还说‘执著’是人生痛苦烦恼的根源,我这么努力投资赚钱,还想成为巴菲特,这应该是一种执著吧?我是不是在自寻烦恼?”这位朋友的困惑非常有代表性,和我们探讨的人生追求即愿力有直接的关系。为了开导他,我和他讨论了两个问题。第一个问题是:人生是不是一场幻象?佛陀证悟后发现,人自身和世间的一切现象都一样,只是一些因缘(条件)的聚合,很不稳定。人一生的际遇,不是自己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。我们当下所拥有的健康、美貌、财富、地位等随着条件的改变,也会跟着改变,甚至严重受损。人生沉沉浮浮,动荡不安。因此,人的一生,就像一个幻象。这确实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,但仅仅是一个比喻而已。然而,后世的一些人把这个比喻当“真”了,而且进一步极端化了,认为“自我”的一生根本就不是真实的。他们的一种解释是,这个“自我”和内部的各个部分以及外部都有联系,不是独立存在的,因此“自我”就是不真实的。这种解释很牵强,和普通人按共识所理解的“真实”是两回事(普通人所理解的“真实”是“在某一个时点确定客观存在,而不是虚构或者凭空想象”)。

这种极端化的解释流传很广,但并非佛陀的原意,佛陀从来没有说生命是不真实的。当下这一刻,“自我”是真实存在的。不过这个“自我”,在下一个当下可能就会发生变化,但是不能因为“自我”未来可能会发生变化,就否定“自我”当下的真实存在。无数个曾经的“当下”连在一起,构成了我们至今为止的一生。下一个“当下”,则充满了无限可能。人的一生,从出生到死去,总的存在时间虽然只有几十年,如露如电,但是在这段短暂的时间里,“自我”的存在是真实的,不是想象或者虚构出来的,否则我们讨论人生追求,或者叫抱负、雄心、使命,就毫无意义了。佛陀说生命如幻象是提醒我们要用动态的、变化的眼光去看待生命的存在。“真实”或者“幻象”这种概念确实很容易产生文字上的歧义,我认为可以清晰地总结为这样的说法:当下是真实的,过程有如幻象。

第二个问题是,佛教所说的“执著”到底是什么意思?我们普通人努力工作,有所追求,肯定会涉及金钱、名誉、地位等所谓世俗意义的成功,这是不是就是一种执著,从而让我们产生无尽烦恼?实际上,人生有所追求,愿意付出努力去实现,是非常美妙的事情,甚至可以说是幸福的源泉,也是我们能够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主要方式。巴菲特太热爱投资赚钱了,他非常快乐以至于他说他每天都是踩着踢踏舞步去上班的,没谁听他说过由于赚钱而苦恼万分,相反,一个人无所事事,往往非常痛苦。佛教说不要执著,不是说努力工作,有所追求,包括追求世俗意义的成功本身有什么不对,而是说我们所追求的这些东西,如果情况发生变化,尤其是发生不好的变化时,我们不要执著于之前的状态,而是要接受现实并欣然面对。如果执著于之前的状态,无法接受变化,那才是佛教说的执著,才是烦恼的根源。佛陀说人要有“出离心”,不是指出离这种追求,而是出离这样的一种执著。再强调一次:努力工作,追求成功,和佛教说的执著没什么关系,不能接受改变才叫“执著”,才是烦恼的根源。

我朋友有这种困惑,不是个别现象,而是相当普遍的现象。很多人没有弄明白,入世修行的方法和出世修行的方法是不一样的。出家人为了避免由于执著而产生烦恼,选择的方法是舍弃大部分尘世中的欲望。没有欲望也就不会失去,不会失去也就不存在因失去而执著的烦恼。普通人并没有选择这样一种修行方式,但其实在尘世的欲望中修行同样可以有非凡成就。佛经里境界极高的维摩诘居士就是在家修行。六祖惠能就非常鼓励大家在世间修行,他说,“佛法在世间,不离世间觉”,“若欲修行,在家亦得,不由在寺”。普通人最好的修炼道场就是他们的工作生活。

有一个古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,那就是:人们在世间有所追求,是不是要有“度”——在这个度以内就是合理的,超过了度就是贪得无厌,从而滋生无穷烦恼?其实我们应该超越“度”去思考这个问题。如果一个修行者秉承“行菩萨道”的精神,合理合法地去追求成功,那么他越有成就,就越能帮助世人,对这个社会贡献也越大,这是功德无量、皆大欢喜的事情。有些人觉得小成即安、知足即安,这种选择并没什么不对,但有人如稻盛和夫,选择毕生不懈努力造福社会,而且他们的境界早已超越了对财富名利的追求,那更值得世人的尊重。烦恼事关执着,而执着与所谓的“度”并不直接相关。有烦恼了,我们需要反省的不是“度”,而是我们对待变化的态度。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