来自宋学文的唯一笔记
心经
心经

心经

《心经》般若思想的核心要义——空

《心经》中多次提到“空”,如“五蕴皆空”、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等,这里的“空”指“空性”而言,指事物的性质、属性是空性的。“空”是大乘佛教的核心观念,也是《心经》般若思想的核心要义。


“空”是佛教基本教义,梵语Sunya,用来表述“非有”、“非存在”的一个基本概念。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说,佛教的“空”是指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因为各种条件的聚合而形成的,当条件改变时,现象也跟着改变,本身并没有一个真正存在的实体

佛教认识的最高境界是“无所得”

《心经》中多次提到“空”,如“五蕴皆空”、“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;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”等,这里的“空”指“空性”而言,指事物的性质、属性是空性的。“空”是大乘佛教的核心观念,也是《心经》般若思想的核心要义。

“无所得”是佛教最高的认识境界,首先,如果达到人、法(一切事物)两空可以在精神上摆脱人生烦恼,获得轻松自由,无所牵挂,无所烦恼。

第二,“空”,“无相”本是自然的、实际的,是世界万有的本性,因此,它也被称做“实相”、“真如”、“法性”。人们的认识如果与它相应、相符,就是最高的智慧。它如同道家所说的最高本体“道”那样无形无相,无响无声,所以人们以直观体悟的方法达到的这种“空无所得”的智慧是与真如实相,与空相应的。

第三,如果进入“空无所得”的认识境界,达到涅槃,那么此时的认识属于“第一义谛”或“真谛”,是深妙的真理,因此对上述的一切自然也是“空无所得”的。

《心经》的这种五蕴皆空、色空相即、诸法空相、了无所得的般若空观,对后来禅宗破除五蕴执著、圆融真空妙有、体证澄明自性、彻见本来面目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。般若真空与涅槃妙有,构成了禅宗思想的两大源头。

心经》的精神——明白并破除执著

《心经》从“照见五蕴皆空”到“无苦集灭道”,都是针对我们对“有”的错误认识及执著,揭示世界存在的现象是无自性空,是假有的存在,其目的就是要我们放弃错误的认识,同时也放弃对它的执著。这是《心经》的精神。


● 人生的烦恼因执著而起

我们的生命是有情生命,因为对“有”的认识不足,因而总是在有所得的心态下生活,对于人生的一切似乎都能令我们生起执著。比如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会执著财富、执著地位、执著情感、执著信仰、执著生存的环境、执著拥有的知识……由于执著,我们对人生的一切都产生了强烈占有、恋恋不舍的自态,也给人生带来了种种烦恼。

我们执著自我和我所拥有及认识的一切,这时若要解决因为认识上的困惑和执著、欲望所带来的痛苦,唯有修习六波罗蜜,依靠般若,明白并破除执著,且在自我修行之时,帮助他人进修,自利利他,最后达至解脱自在。

当我们认识到所缘境空,就不会对有生起实在的执著,是无得;此时妄自也就自然息灭不起,是无智。《大般若经》说:“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,一切法不现则般若现。”在妄心、妄境、妄执息灭的情况下,此时显现的清净心、平常心便是般若的功用。

我们的有情生命会因为有执著、有牵挂,对拥有的一切产生恐怖,比如一个人拥有财富,他会害怕财富的失去;拥有地位,他会害怕别人窥视他的权位;拥有娇妻,他会害怕被别人拐去或跟谁跑了;拥有色身,会害怕死亡的到来……而如果看破了世间的是非、得失、荣辱,无牵无挂,破除了执著,自然不会有任何恐怖。

● 把这个世界看透了,烦恼也就降伏了

缘聚则有,缘散则无

因缘所生法是佛教的根本思想,也是《心经》的重要佛法道理。

因缘所生法,是指生灭变化之有为法,“因”是前面的一个动机;只要前面一动,连锁的关系就来了,就是缘。“因”与“缘”配合得成熟时,就会产生结果。

因缘所生法认为是“我”的每一个人,实质上是不存在的,只是各种因缘的集合体,所以当体即空,并不是要空了它才是解脱,而是没有一个实体需要去解脱。所以祖师说,本来无缚,何用求解。

佛教还认为贪、嗔、痴是造成人生苦恼的一切成因,减少贪念,减少憎恨,提升自己的智慧,增加慈悲心,是减少人生苦恼的有效途径。

利他、救世、利益众生——度一切苦厄

“度一切苦厄”,“苦”是苦痛,“厄”是困难,两者都是因为执著于五蕴不空所致。观自在菩萨因照见五蕴皆空,而能度一切苦厄。

发表回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