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人们为了掩饰自己真实的需要,而刻意表现得大度、宽容、豁达、坚强等时,无论对方有没有满足你的需要,你都获得了某种道德优势。你是一个如此好的人,对方却如此自私、糟糕。这种关系的格局一旦建立,你就获得了可以审判对方的筹码。
从本质上来说,这其实是对关系的一种榨取。
关系建立的基石不仅是对方对你的感觉,还有你对对方的感觉。人们往往只记得维护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,然而在自己的内心里对方的形象同样需要维护。破坏了自己对对方的感受,本身就是破坏关系。
让我们来假设一个很常见的场景:一个跟你关系还不错的同事要你帮忙带午饭,结果你给他买了,但是过了两三天,他忘记把饭钱还给你了。因为钱太少,所以你也不会太在意。结果过了两个星期,他又找你帮忙带午餐,你帮他带了,可他还是没有把饭钱还给你。也有可能你提了一次,对方说“好的,好的”,结果过了几天还是没把钱还给你。
你会接着找对方再提吗?大多数人不会,会觉得“不好意思”。
因为很多人不想被别人看作是“计较”的人,所以大多数人会选择忽略这个不舒服,于是自我安慰:“算了,他忘了就忘了,我也不差这50元钱,就当请他吃饭好了。”
这样的事情很多,小到一顿饭、一杯咖啡,大到一辆车、一套房。
所谓的“不好意思要”,其实是不想承担可能动摇在对方心目中自己的完美形象的风险。还有人可能会说,我怕说了会让对方不高兴,怕开口说了之后会破坏彼此的关系。其实,即使你没有说出口,只要你不愿意直面心里的不舒服,那个感觉就一定会发酵、蔓延。无论你怎么自我安慰,都只不过是暂时把那个“不舒服”压下去了。心里对对方各种评判、猜测已经有了,只不过会等到下一个刺激点,那些积累的感觉才会全面爆发。
每个人的人格模式不同,表现的形式会有所不同:要么直接发生冲突,害怕冲突型的人会隔离、疏远,或者把这个不满释放到第三方身上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说某人坏话、吐槽。不过,这个释放出去的能量最后还是会以某种方式回到你身上来。只不过,无论是哪种形式,都是对关系的破坏。
当我们只允许自己的社会人格呈现在亲密关系里的时候,就必然会伪装自己。所有的伪装都会带来对自我和关系的消耗。因为你不能接纳自己全部的样子而自我伪装时,就没办法全然接纳对方真正的样子。你只想在对方身上看到你想看到的部分,那也就意味着对方没办法在你面前放松、真实。
没有真实,就不可能有亲密。如果你对自己的阴影人格有评判,而试图隐藏它,就不可能具备力量创造一个让对方真实的空间。当两个人都在对方面前感到不被允许而有所保留时,这段关系是疲惫而让人不安的。即使你知道对方对你有爱,你也依然会不踏实,因为你无法确定如果对方看到了你的另一面,是否还可以爱你。反之,对方对你的感觉亦是如此。
其实,真实不是想做到就能做到的,就像人们不是想停止焦虑就能停止,不是想给出信任就给得出来的,而是需要建立在力量感和自我洞察的基础之上。如果你都不了解自己,看不清自己每个反应之下运作的复杂动机,而只是随着本能的人格模式给出反应,那么就会一直被一股自己都发现不了、掌控不了的无名力量所操控。在这种情况下,真实根本无从谈起。
如果能看清自己的深度在哪里,那么你能呈现真实的品质就是不同的。
随着你的不断成长,对自己的了解越来越明晰、剔透,你就会发现你成长的每个阶段都以为自己足够真实了,但来到下一个阶段的时候,你又可以看到更深、更隐蔽的模式,活得更真实。同时,更大的力量和更舒展的生命状态也随之向你开启。